絕緣電阻表英利加快太陽能光伏業務的產能擴張步伐(咨詢電話021-56479693)
(咨詢電話021-56479693)021-56480482 021-56412027
近日,英利和富士康科技兩大集團初步確定與同煤集團共同在大同建設年產能力為2.7萬噸的多晶硅項目,以及總規模為年產1GW的多晶硅太陽能電池項目。據悉,多晶硅一期項目計劃投資266億元,年產6000噸;多晶硅太陽能電池一期項目計劃投資2億美元,年產200兆瓦太陽能電池組件。
中投顧問**研究員李勝茂指出,今年以來,世界太陽能光伏行業迎來了一輪新的發展期,下游太陽能光伏電站裝機容量的穩步增長,帶動了市場對多晶硅料的需求,*為直觀的表現就是多晶硅的現貨價格從每公斤60多美元啟動,目前已經直逼100美元/公斤的價格關口。在這種情況下,國內太陽能光伏企業紛紛擴產和延伸光伏業務鏈。
李勝茂認為,目前英利在太陽能光伏行業已經具有了較強的競爭力,但是要想鞏固其行業地位,以及獲得進一步的大發展,就必須在兩方面做出努力:一是要進一步的擴大光伏電池組件的產能,鞏固自身的市場地位;另外鑒于近年來多晶硅價格起伏較大,以及多晶硅制造環節在太陽能光伏產業鏈上的重要地位,公司必須積極擴大多晶硅產能,掌握企業發展的主動權。
此次,英利選擇與富士康科技和同煤集團合作在大同建設多晶硅、光伏電池生產線是務實可行的。首先,該項目2.7萬噸的多晶硅產能和1GW的光伏電池產能在業內都是****的,一旦項目投產將極大的增強英利在太陽能光伏行業內的競爭力;其次,英利大同項目投產后,能真正的將公司打造成為光伏業務上下游一體化的企業,其抗風險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將有一個質的飛躍。
李勝茂指出,英利選擇富士康和同煤集團作為合作伙伴,顯然也是經過充分醞釀的。一方面,光伏電池組件的主要生產成本是人力資源成本,而富士康長期以來都在從事勞動密集型業務,其在人力資源成本控制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與富士康合作有利于降低光伏電池的生產成本;另一方面,多晶硅生產的主要成本來自于電能消耗,同煤集團不僅生產各大電廠使用的動力煤,與國內主要發電企業關系良好,而且自身就擁有發電業務,所以這對降低英利在大同的多晶硅項目的生產成本有著重要意義。
中投顧問*近發布的《2010-2015年中國太陽能光伏發電產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指出,英利選擇在大同布局多晶硅和光伏電池生產線非常明智。首先,大同地理位置優越,距離西北地區的內蒙古、甘肅、寧夏等省區相對較近,而上述地區恰恰是國內太陽能光照資源*為豐富的地區,在這一地區布局光伏電池生產線,有靠近銷售市場的便利條件。其次,大同市的含硅礦石資源非常豐富,且品位較高,非常適合用作生產多晶硅。